正念与冥想的区别

正念 (Mindfulness) 与冥想 (Meditation) 常被混用,但二者并非完全等同。在我们努力提升生活的扎根感与自我觉察时,这两种方法可以相互交织实践。
正念是什么?
正念是一种不加评判地专注于当下的心理状态。它意味着不沉溺于过往的工作难题,也不为未发生的事情过度担忧。
正念状态下,你能觉察情绪却不陷入自我批判或压力,同时关注呼吸与身体感受,全然活在“当下”。
冥想是什么?
冥想是培养正念的工具,通过刻意练习使人平静、专注并实现情绪平衡。
通常以深呼吸为起点——用深呼吸来激活迷走神经,调节消化、心率与呼吸频率。
冥想类型
- 呼吸觉知冥想:专注不同呼吸技巧。
- 慈爱冥想:专注自己而所爱之人,发送善意和关怀的想法。
- 咒语冥想:默念或吟诵重复特定词句。
- 视觉化冥想:使用心理意象来放松和安抚思绪。
- 行走冥想:在散步时关注肢体动作与身体感知。
- 身体扫描冥想:扫描身体并觉察身体感受。
- 专注冥想:将注意力聚焦于特定的物体、声音或呼吸。
无需冥想的正念练习法
正念不限于打坐或特定冥想形式。如果你对冥想没有兴趣,还有其他方法可以拥抱正念。“当你有意识将游离的思绪拉回当下,就是在培养正念”。
要练习正念,首先要通过你的感官来注意你的日常生活:
- 感官觉察:细品黑巧克力的滋味、聆听鸟鸣、欣赏落日、感受拥抱的温暖。
- 专注单任务:充分参与到任何活动中,不要分心或中断。工作时全情投入,不要忍不住刷抖音然后又想着周末如何安排。
- 正念饮食:关掉手机和电视,专注食物质感与风味,感知饱腹信号。通过正念饮食,我们将进食体验和美食享受保持一致。
轻松融入日常的正念技巧
在我们快节奏的生活中,将正念融入你的日常似乎很困难,因此请尝试以下简单操作,轻松让自己变得更加正念:
- 放慢节奏
- 调动五感观察环境
- 非批判性接纳自我
- 关注你的呼吸
你也可以在人际关系中练习正念。当你的爱人与你交谈时,请使用以下技巧:
- 练习积极倾听
- 不要急于评判
- 运用同理心
- 当对方说话时,要专注
温馨提示
正念是需耐心培养的新习惯。初学时请自我包容,如同学习任何新事物一样,尝试正念可能需要时间,对自己要有耐心。